液晶顯示的主要工作模式是什么?
液晶顯示的主要工作模式是:
由液晶顯示的四種基本原理而派生出多種工作模式。主要有:TN模式、STN模式、FLC模和液晶-聚合物模式等。由于液晶顯示的眾多不同分支,本章只介紹目前應用得最為廣泛的TFT-LCD中使用的TN模式。
TN屏模式是在1971年由Schadt等人發表的,它是在液晶顯示中最早獲得廣泛應用的一種模式。由于它具有電壓低,功耗小,壽命長以及易于實現多灰度、全彩色顯示等特點,使它始終成為液晶顯示的主流工作模式。它是利用液晶材料的旋光性,采用電壓調光的工作原理。
TN模式液晶顯示器件的基本構成:在涂有透明電極的兩塊玻璃之間夾有介電各向異性為正的向列相液晶,液晶厚度約為幾微米,電極表面做平行取向處理。為使液晶分子成90°扭曲排列,上下基板的取向方向為正交設置,同時,為防止液晶層出現疇區等缺陷,在取向上要設置1°~2°的預傾角,并在液晶中摻入能形成單一右旋或左旋的手性材料。盒子外側的兩片偏振片有兩種設置方式:一是起偏器光軸和檢偏器光軸分別平行(或垂直)于入射側和出射側分子取向方向,呈正交狀態,稱之為常白方式。另一種是起偏器光軸平行(或垂直)于入射側分子取向方向,而檢偏器的光軸垂直(或平行)于出射側分子取向,兩偏振片光軸呈平行狀態。稱之為常黑模式。
- 上一篇:TN型液晶顯示屏(LCD)原理是什么? [2016/12/13]
- 下一篇:TFT-LCD的驅動原理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