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2016中國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研討會成功舉辦
OFweek2016中國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6年11月17日,由OFweek高科技行業門戶和智慧生活網聯合主辦的“2016中國高科技產業大會”在深圳盛大召開,本次大會以“感知未來 跨界共生”為主題,在智能化變革的當口,致力于讓行業更加深刻地認識高科技領域最新的潮流趨勢。
與此同時,新型顯示作為高科技密集的新興產業,受到了各國政府的大力扶持,該領域的投資不斷攀升,新技術也不斷涌現。為此,作為“2016中國高科技產業大會”重要分論壇的“OFweek2016中國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研討會”也于17日成功舉辦,共吸引了百余人觀眾現場參會,和相關領域專家一起探討新型顯示最新技術與發展趨勢!
本次研討會由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彭俊彪教授擔任主持人,并邀請到臺灣交通大學顯示研究所榮譽教授陳金鑫、敦泰科技市場部處長貢振邦、海信多媒體研發中心激光顯示部副部長鐘強和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王磊通過系列主題演講,深入探討新型顯示市場趨勢及創新應用。而OFweek行業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張志華通過完備的統計數據,從產業發展的角度,重點分析了OLED替代LCD的趨勢及可能性。
2016年以來,OLED普及迎來轉折點。2016年全球OLED顯示器件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約152億美金,同比增長約36%,目前OLED產業的發展主要由韓國主導。與此同時,我國在OLED領域也開始積極跟進,但與韓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上游發光材料以及設備方面。其中,有機發光層和傳輸層材料為OLED的關鍵材料,對OLED的發光性能具有決定性作用,且占成本的主要部分。在本次研討會中,陳金鑫教授結合多年研究經歷,發表了“OLED材料的研發與展望”。集中探討了多種OLED關鍵材料的研發進展,并對未來技術趨勢做了總結。陳金鑫教授被稱為“OLED華人三杰之一”,在OLED關鍵材料技術領域上做出過杰出貢獻。在隨后的演講中,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彭俊彪教授重點探討了“AMOLED技術面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重點分析了OLED新技術及最新進展。他指出:“目前OLED仍面臨著總體良率偏低、成本高、盈利相對比較困難的難題。發展大面積印刷材料與低成本制備技術,有望成為有效解決途徑。”隨后,彭俊彪教授針對印刷技術、藍光材料、噴墨打印工藝過程、噴墨打印工藝中的瓶頸問題、打印點成膜(PFSO)、打印點成膜濃度影響、打印線型薄膜基板調控、R/G/B發光材料體系的選擇、墨水體系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
隨著智能手機和VR的快速發展,OLED替代LCD的話題一直不斷。OFweek行業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張志華在“OLED替代LCD,路有多遠?”主題演講中,結合OLED關鍵技術、面板投資情況、應用領域使用情況,以及面板出貨測算和成本敏感性分析等多角度,詳細地分析了OLED與LCD兩種顯示技術目前所處的狀態以及未來的趨勢。她指出:“相對于LCD面板,AMOLED具有輕薄、低功耗、快速響應、畫質卓越以及柔性透明等顯著優勢,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AMOLED陣營。在應用方面,AMOLED在智能手機領域滲透率逐年提升,預計2020年有望接近60%。而隨著VR的大規模應用,AMOLED也將迎來新商機。”目前,多種顯示技術同時并存,LCD依然為顯示的主導,未來隨著整個OLED產業鏈的成熟發展,以及柔性顯示技術的突破,良率的提升將帶動成本的下降,AMOLED將會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2007年搭載觸控面板的iPhone智能手機推出以來,觸控產業經歷了許多技術上的變遷。敦泰科技市場部處長貢振邦在“觸控顯示器的未來發展”演講中指出,未來顯示器的演進趨勢是實現可撓曲,演進的結果是制程整合。同時他也補充道:“3D Touch可成為In-cell LCD差異化方法之一;AMOLED由于大量的資本投入,未來3~5年內將快速滲透手機市場,VR/AR將是AMOLED規格的重要指針;Flexible AMOLED發展初期將采用Add-on TP Film做為觸控方案。”
- 上一篇:富士康逃離中國!iPhone漲價幅度太殘暴 [2016/11/22]
- 下一篇:OLED再等等:LTPS沖擊中高端市場 [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