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行業漲價潮不斷 引發改委關注
近日,繼樂視公開宣布部分電視機型價格上調后,小米電視也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了價格調整,上調幅度最高達300元。而此前,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曾在微博高調表示,“小米電視不漲價,壓力我們扛”。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立即聯系到了王川,向其求證小米電視漲價原因及后續發展事宜,但對方未予以回應。
而隨后小米電視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我們之前確實扛了三四個月的壓力,今年也不是扛不住,而是大家都在漲價,從商業角度和成本角度來看,我們都沒有不漲價的理由。”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表示LCD液晶屏,慣于低價操作的小米電視此時選擇漲價的做法似乎并不明智。
成本上升 電視行業整體調價
日前,小米電視公開表示,將對旗下兩款電視產品進行提價:一款是48英寸的小米電視3S從1999元上漲至2299元,上調300元;另一款是55英寸的小米電視3S從3499元上漲至3699元,上調200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產品的上漲幅度均高于樂視此前公布的價格。
2016年11月21日,樂視繼同年9月份首輪電視產品漲價后,再度宣布上調部分機型價格。
就在樂視宣布部分電視產品漲價之后,王川發微博表示“小米電視不漲價,壓力我們扛”。然而沒過多久,小米電視部分產品卻迎來了提價。對此,王川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漲價是今年的事情,(小米電視)去年沒有漲價。
與此同時,小米電視的一位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對于漲價問題,小米電視也是情非得已,由于上游液晶面板的價格走高,電視整機的生產成本也在上升,“我們之前確實扛了三四個月的壓力,今年也不是扛不住,而是大家都在漲,從商業角度和成本角度來看,我們都沒有不漲價的理由。”
此外,上述人士補充指出,小米電視的尺寸種類很多,除前述兩款機型進行了價格上調外,剩下的尺寸都沒有漲價。不過,對于其余尺寸機型為何沒有一同漲價的問題,該人士表示并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小米、樂視這些互聯網電視在漲價,整個電視行業都是因為成本上升而上調價格,甚至包括空調、冰箱在內的家電行業都迎來了一輪漲價風潮。
這樣一波家電漲價潮,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還專門于1月9日對家電生產流通企業價格行為召開告誡會提出“六不準”,以約束不規范的漲價行為:一不準相互串通橫向壟斷;二不準達成實施縱向壟斷協議;三不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四不準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五不準低價傾銷;六不準價格欺詐。
小米大屏生態落地
在互聯網分析師于斌看來,小米電視憑借成本低、價格低的優勢,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后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小米真正想要打造的是智能家居的生態圈。而小米電視所代表的大屏生態則是生態圈中較為關鍵的一環。
在進一步發掘互聯網電視競爭優勢的過程中,小米電視將內容當作了展示產品魅力的重要所在。兩個多月前,王川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已接入視頻巨頭之一搜狐視頻。至此,小米電視在內容層面已經完成了對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和搜狐視頻這四大視頻網站的集結,從而使其視頻內容在此前暴增180%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大量擴充。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小米電視已經與占據龐大市場的四大視頻網站聯姻,但對于互聯網電視更為關鍵的是,如何打通各視頻資源提供商之間的會員界限,實現統一付費、統一觀看。
對此,記者對小米電視公關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對方回應稱,小米電視作為PC端,已經接入了多家視頻內容資源方,用戶可以在小米電視這個終端觀看各個視頻資源方的免費內容,但若想要觀看各方的付費內容,依然需要分別購買各家視頻網站的會員以獲取觀看資格。
與此同時,小米電視借助內容優勢如何促使生態落地也成為行業比較關注的問題。多位業內受訪人士表示,擅長打造內容等軟件的小米電視,在硬件制造與創新上相較于其他成熟的大企業來說還稍有欠缺。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小米電視以低價的互聯網思維切入市場,成本低、價格低是其模式特點,但是在硬件研發、工藝制造上仍然落后于傳統電視廠商。
此外,與小米公司布局的整個生態鏈相比,小米電視的生態邏輯略顯單一。在業內看來,小米電視依然是小米生態鏈中一個單獨的硬件產品而已,其生態價值還有待進一步發掘。
- 上一篇:BOE(京東方)物聯網透明顯示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在日本面市 [2017/1/17]
- 下一篇:嘗鮮未來顯示技術 OLED電視并沒那么貴 [2017/1/16]